产品介绍

概要

OmniPro是多个计算机模块的组合软件,提供异构的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备份,恢复和验证的功能。

OmniPro简洁易用且高效,同时提供多种高级存储管理功能,可轻松查找和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文件。由于其模块化设计,OmniPro可从单机系统扩展到由大型网络中的数百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OmniPro提供全面的企业级数据保护功能,是全方位的数据保护方案软件。

OmniPro架构

OmniPro可以管理移动存储,磁盘,磁带库和云存储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并提供了在各种介质间数据迁移的功能。

OmniPro 主控服务、存储服务和客户端可以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OmniPro组件

在本文档中会混合使用某某服务,某某服务器等术语,比如存储服务,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是指存储服务软件和它所管理的存储,存储服务器是存储服务和它所运行的计算机的统称。如果不是特别指明,可以认为它们在文档中表示的意义相同。

主控服务(Master)

OmniPro主控服务(Master)是所有其他服务程序的中央控制程序。 它计划并监督所有备份,还原,验证和存档操作。 系统管理员通过Console管理使用OmniPro主控服务安排备份和恢复文件。 主控服务在后台作为守护程序(或服务)运行。

图形化控制台(Console)

OmniPro图形化控制台(console)是管理员或用户与OmniPro主控服务进行通信的程序。 它运行在Windows系统之上。

Web界面

OmniPro Web界面可以浏览和监控OmniPro运行的任务状态和结果。Web界面对Chrome和以Chrome为核心的浏览器,以及Firefox都有很好的支持。

存储服务(Storage)

OmniPro存储服务(Storage)响应OmniPro主控服务的请求从OmniPro客户端程序接受数据,并将文件属性和数据存储到物理备份介质或卷中。 对于还原请求,它负责查找数据并将其发送到OmniPro 客户端程序。

存储服务在具有备份设备(例如磁带驱动器)的计算机上作为守护(或服务)程序运行。实际部署环境中可以有多个OmniPro存储服务,它们全部由同一个OmniPro 主控服务控制。

客户端(Client)

OmniPro 客户端(Client)程序必须将其安装在需要备份的每台(客户端)计算机上。 根据OmniPro 主控服务的命令,它会查找需要备份的文件,并将它们(的数据)发送到OmniPro 存储服务。

OmniPro 客户端(Client)还负责在恢复操作过程中恢复文件属性和数据的文件系统相关部分。 该程序作为守护(或服务)程序在要备份的计算机上运行。

系统支持

  • Windows Server 2008 R2及以上版本

  • RHEL及衍生版6以上版本, Ubuntu 14+, SUSE 11 SP4,OpenEuler,龙蜥,麒麟KylinOS,统信UOS

  • AIX (PowerPC) 6.1, 7.1, 7.2

快速入门

产品概念

策略和计划

为了使Omnipro尽可能灵活,备份策略通常由一个客户端、数据源、一个或多个不同级别或时间的备份计划,一个或多个存储池以及其他属性组成。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策略的各个属性:

数据源:备份的内容(What)

客户端:谁要备份(Who)

计划:何时备份(When)

存储池:备份到何处(Where)

通常计划将定义什么类型的备份将在何时运行(例如,星期一为完整备份,一周其余时间递增),并且当多个策略使用相同的计划时,策略优先级将确定哪个备份首先运行。

最后,请注意,除了备份策略外,还有还原,验证和管理策略,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

存储池、卷和标签

如果您之前没有使用过企业级备份软件,那么刚开始对于存储池,卷和标签这些概念可能会有些迷惑。卷是OmniPro将在其上写入备份数据的单个物理磁带(或可能是单个文件)。存储池(卷池)将某些卷分组在一起,因此备份不限于单个卷(磁带)的容量。备份策略无需指定卷,而是指定一个存储池,OmniPro将从存储池中选择下一个可附加的卷并将其挂载。

在OmniPro读取或写入卷之前,物理卷必须具有OmniPro软件标签,以便OmniPro可以确保挂载了正确的卷。根据配置,此操作可以由OmniPro自动完成,也可以使用控制台进行标签操作。

创建存储池,并向其中添加卷以及向卷中写入软件标签的步骤似乎很繁琐,但实际上,它们的操作非常简单,并且允许您使用多个卷(而不是受限制单个磁带的大小)。存储池还为您的备份过程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例如,您可以有一个“每日”存储池用于增量备份,一个“每周”存储池用于完整备份。通过在每日和每周备份作业中指定适当的存储池,您可以确保每日作业不会写入到每周存储池中的卷,反之亦然。

存储池,存储设备和卷

准备

在安装OmniPro服务端和客户端前,建议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规划主控服务器,客户端,存储服务之间的通信网络。

  • 规划存储服务和存储设备直接的SAN网络。

  • 准备存储设备,比如本地存储,磁带库存储或云存储。

安装

主控服务

平台要求:RHEL 6/7/8, Rocky Linux 8,CentOS 6/7/8, Oracle Linux 6/7/8,推荐使用RHEL8 或 Rocky Linux 8。

数据库要求:PostgreSQL

安装:sudo yum install postgresql-server postgresql-contrib

初始化:sudo postgresql-setup --initdb

设为自动启动: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postgresql

安装命令(版本4.5.520,RHEL8 或 Rocky Linux 8):

sudo rpm -i omnipro-common-4.5-520.el8.x86_64.rpm

sudo rpm -i omnipro-master-4.5-520.el8.x86_64.rpm

打开防火墙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9807/tcp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初始化数据库:

sudo /usr/lib/omnipro/scripts/create_omnipro_database

sudo /usr/lib/omnipro/scripts/make_omnipro_tables

sudo /usr/lib/omnipro/scripts/grant_omnipro_privileges

服务启动命令:

sudo systemctl start opmaster

存储服务

平台要求:所有支持平台

安装命令(版本4.5.520,RHEL8 或 Rocky Linux 8):

sudo rpm -i omnipro-storage -4.5-520.el8.x86_64.rpm

sudo rpm -i omnipro-storage-cloud-4.5-520.el8.x86_64.rpm

打开防火墙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9809/tcp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服务启动命令:

sudo systemctl start opstorage

除了存储服务默认自带的对文件和磁带库设备的支持外,可以安装以下包支持额外的存储设备:

Ceph rados存储:omnipro-storage-ceph

S3兼容存储:omnipro-storage-cloud

客户端

平台要求:所有支持平台

  • Windows 系统:

安装:

运行OmniProClient.msi,根据提示完成安装。

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

确认或者修改客户端名称,此处的名称将作为在OmniPro控制台添加客户端的名称。

  • RHEL/CentOS 系统

安装命令(版本4.5.520,RHEL8,RockyLinux8 或 AlmaLinux8):

sudo rpm -i omnipro-client -4.5-520.el8.x86_64.rpm

打开防火墙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9808/tcp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服务启动命令:

sudo systemctl start opstorage

  • Ubuntu/Debian 系统

sudo dpkg -i omnipro-common_4.5.520_amd64.deb

sudo dpkg -i omnipro-client_4.5.520_amd64.deb

打开防火墙端口:

sudo ufw allow 9808

  • AIX 系统

sudo rpm -i omnipro-common-4.5-520.aix6.1.ppc.rpm

sudo rpm -i omnipro-client-4.5-520.aix6.1ppc.rpm

除了客户端服务默认自带的文件备份支持外,可以安装以下包支持额外的数据备份类型:

omnipro-client-dameng-plugin:达梦数据库

omnipro-client-db2-plugin:IBM Db2数据库

omnipro-client-mysql-plugin:MySQL(MariaDB)数据库

omnipro-client-oracle-plugin:Oracle数据库

omnipro-client-pgsql-plugin:PostgreSQL数据库

omnipro-client-s3-plugin:S3兼容对象数据

图形化控制台

双击运行OmniProConsoleSetup.msi,根据提示完成安装。

Web界面

安装命令(版本4.5.520,RHEL8 或 CentOS 8):

sudo rpm -i omnipro-webui-4.5-520.el8.x86_64.rpm

服务启动命令: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upervisor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OmniPro 一体机Web界面的访问地址是http://<IP>

单独安装时Web界面的访问地址是http://<IP>:9810

初始用户名是admin,初始密码omnipro。

第一次登入OmniPro图形化控制台

点击工具栏上“添加服务器”按钮

OmniPro 主控服务器的默认的管理员是admin,初始密码admin@O1。

初始化向导

第一次登入主控服务器,会自动弹出初始化向导,帮助用户进行基本设置和快速建立备份策略。

配置存储服务器地址

主控服务器安装时会默认使用主机名作为存储服务器的地址,在没有DNS解析这个名称的情况下,需要把它修改为存储服务所在计算机的IP地址。

点击“配置”按钮,进入存储服务器属性对话框:

将地址改为IP地址,比如192.168.1.111。

添加存储

点击“配置”按钮,根据需要添加存储设备。

添加各种类型的存储操作可以参见存储章节。

添加客户端

点击“配置”按钮,添加需要备份的客户端,操作参见客户端章节。

创建策略

点击“配置”按钮,添加备份策略,操作参见备份策略章节。

OmniPro图形化控制台

OmniPro 图形化控制台帮助用户完成备份恢复任务等相关操作。

布局

控制台从上到下依次为菜单栏,工具栏,主窗口,信息栏。

菜单栏

文件:添加OmniPro服务器,移除OmniPro服务器,登入,登出,备份,恢复,比对,退出

配置:设置向导

视图:刷新

工具

选项:设置“追踪级别”,“会话超时”和“自动刷新间隔”

更改密码:修改当前登陆用户的密码。

帮助:许可,关于。

工具栏

添加OmniPro服务器

移除OmniPro服务器

登入

登出

初始设置向导

备份

恢复

比对

刷新

主窗口

左侧是功能树,右侧是左侧功能节点对应的内容。

功能节点包括:

总览:总体信息。

策略:备份策略。

计划:备份策略的计划。

客户端:备份,恢复的客户端,其下是客户端名称。

存储服务器:存储设备所在的服务器,其下是存储服务器名称。

存储:所有存储列表

存储池:存储池信息。

介质:介质信息。

存储管理:数据复制,迁移等相关存储管理策略。

数据完整性:管理验证策略。

报告

任务:所有任务列表。

审计:审计信息列表。

概要:统计信息。

告警:告警信息列表。

信息栏

显示上次登录信息以及相关的操作信息。

存储

OmniPro 的存储归属于某个特定的存储服务器,所以存储相关的操作也是在存储服务器的节点上操作。

如上图所示,在存储服务器节点下列出了当前的存储服务器的名称,选择一个存储服务器(例如:rocky-omnipro),在右侧的列表栏里点击鼠标右键,就会弹出一个菜单,显示出当前可用的操作。

OmniPro支持以下存储类型:文件存储(File),磁带库存储(Tape Library),,Ceph存储(Ceph Rados),云存储(Cloud Storage)和 GlusterFS存储。

文件存储

选择“添加文件存储”菜单项,进入添加文件存储对话框。

填入名称,描述,路径(也可以通过右侧的按钮进入选择路径对话框),点击按钮“添加”。

最大并行任务数:最多有此数目的任务同时读写此存储。

磁带设备

选择“扫描磁带设备”菜单项,进入磁带库对话框。

勾选待导入的磁带库设备,填入名称,点击按钮“导入”。

清点磁带

在导入磁带库设备后,控制台会提示是否要清点磁带库中的磁带。

选择“是”进入磁带库设备对话框。

“槽位”页面会显示带库中各槽位的状态,“磁带”页面会显示所有磁带的状态。

勾选状态为“没有编目”的磁带,点击“标识”按钮。

在标识磁带前,要确保磁带都在槽位里。

成功后,磁带的状态变为“Append”,表示这些磁带已可被使用。

在添加存储设备后,如果当前没有可以关联的卷池,那么控制台会提示是否要为刚刚添加的设备创建一个卷池。此处强烈推荐选择“是”。

选择“是”进入添加卷池对话框,卷池的操作参见卷池章节。

Ceph存储

选择“添加Ceph存储”菜单项,进入添加Ceph存储对话框。

配置文件记录了Ceph访问的信息。此处“存储池名称”是Ceph的存储池。

填入名称,描述等配置信息后,点击按钮“添加”。

云存储

选择“添加云存储”菜单项,进入添加云存储对话框。

填入名称,描述等配置信息后,点击按钮“添加”。也可以先点击按钮“测试”验证配置的有效性。

云存储的服务器参数需咨询S3服务商。

存储池

存储池定义了存储介质的使用参数。

客户端

OmniPro主控服务器默认包含了自身作为客户端信息(此处为centos83)。

选择“客户端”节点,在右侧的列表栏里点击鼠标右键,将弹出客户端操作菜单。

选择“添加”,进入新建客户端对话框。

密码需要和客户端设置的密码匹配,客户端安装时默认的密码设置为 omnipro 。

被动传输连接:普通的部署时,备份数据是由客户端主动连接存储服务来传输数据。特别地,如果服务器在内网,而客户端在外网,此时需要选择被动传输连接。

启用安全传输:客户端传输数据采用加密通道,加密密钥即为客户端密码。

此处“名称”是大小写敏感的。

节点可以用来配置基于集群的虚拟客户端。对于普通客户端,节点配置为空。

对于Oracle RAC,可以如下配置:

客户端节点配置:

策略

备份策略通常由客户端,数据源,存储池,计划和其他选项组成。

通过菜单项文件->备份,工具栏的备份图标,或者在策略节点右侧内容栏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菜单项,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备份策略配置向导共分为6个页面:常规,源,目标,选,计划和概要。根据选择的数据类型的不同,源页面也会显示相应的内容。

常规页面

策略名称:备份策略的名称。

客户端:从所有已注册的客户端中选择一个。

数据类型:列出数据源的类型,通常包含File,以及其它已安装的客户端插件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如MSSQL,Oracle,S3等等。

源页面

对不同的数据源会有不同的源页面,以下是文件数据类型的页面:

添加一个项目。

删除一个项目。

过滤:排除某些文件或目录。

启用卷影服务:Windows 平台选项,通过文件系统快照的方式来备份。

使用 Windows 备份 API:Windows 平台选项,通过系统提供的备份API来备份,生成的数据必须在Windows平台才能恢复。

目标页面

目标页面选择数据备份的目的地。

存储池:所有备份级别默认的存储池。

全量备份存储池:全量备份数据写入的存储池,如果不选,则写入默认存储池。

差量备份存储池:差量备份数据写入的存储池,如果不选,则写入默认存储池。

增量备份存储池:增量备份数据写入的存储池,如果不选,则写入默认存储池。

选项页面

选项页面设置备份相关的选项。

高级:设置“永久增量方案”

写入恢复引导:保存恢复的索引数据,在OmniPro数据库容灾时可用。

计划页面

概要页面

点击“完成”按钮创建策略。

运行策略

点击“运行的任务”列表中任务信息项右上角的 按钮可以取消正在运行的任务。

恢复

OmniPro通过恢复向导来帮助用户恢复文件等备份数据。

通过菜单项文件->恢复,或者工具栏的恢复图标,进入恢复向导。

恢复向导

恢复向导共分为4个页面:常规,恢复项,恢复选项和概要。根据选择的任务不同,恢复项和选项也会显示相应的内容。

常规页面

客户端:数据来源的原始客户端。

备份任务:对应原始客户端的所有任务。

合并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的所有相关任务:将此增量或差量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的所有相关任务的备份项目合并显示。

至客户端:恢复到客户端。可以是原始客户端,也可以是新客户端。

恢复项页面

根据选择的不同的待恢复任务,恢复项页面也会有不同的内容显示,以下是文件数据类型的恢复项页面。

勾选待恢复的目录或文件。

通过调节“最大目录项目数”和设置“过滤表达式”可以在大量目录和文件中找到所需恢复项。

选项页面

根据选择的不同的待恢复任务,选项页面也会有不同的内容显示,以下是文件数据类型的选项页面。

至路径:恢复至路径。可以是原始路径,也可以新的路径。

除去路径前缀:恢复到新的路径时,最终路径将是<恢复至路径>+<原始路径>。

可以通过设置此选项,改变最终路径。例如:

Linux平台下,原始路径为/root/source,恢复至路径/root/restore

除去路径前缀为空时,最终路径为/root/restore/root/source

除去路径前缀设为 /root时,最终路径为/root/restore/source

Windows 平台下,原始路径为D:\source,恢复至路径D:\restore

除去路径前缀为空时,最终路径为D:\restore\D\source

除去路径前缀设为 D: 时,最终路径为D:\restore\source

除去路径前缀设为 D:\source 时,最终路径为D:\restore

替换选项:如果待恢复的文件已存在,有以下几种替换选项:

总是:覆盖已存在文件。

永不:跳过,不覆盖已存在文件。

如果待恢复的文件比已存在的文件早:在待恢复的文件比已存在的文件时间早的情况下,覆盖已存在文件。

如果待恢复的文件比已存在的文件新:在待恢复的文件比已存在的文件时间新的情况下,覆盖已存在文件。

概要页面

概要页面列出恢复设置的相关信息。

按“完成”按钮,提交恢复任务,成功后返回任务的标识。

保护Microsoft SQL Server

首先确保客户端已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

双击MSSQL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Microsoft SQL Server实例对话框。

对SQL Server单机,服务器地址可以使用默认的localhost,对于SQL Server集群,此处填写集群的虚拟IP地址。

实例名称是通过客户端自动获取的。

目前只支持SQL Server身份验证方式。

实例MSSQLServer已经添加。

创建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MSSQL。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

其余配置同文件备份策略。

恢复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Microsoft SQL Server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数据库。

如果需要恢复到新的数据库,可以在选项页面设置新数据库的名称和数据库文件的路径。

提交恢复任务,成功后返回任务的标识。

保护Oracle数据库

确保客户端已安装 Oracle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Oracle 数据库的恢复,需要设置从客户端连接服务端。首先添加客户端时要保证“允许客户端连接主控服务器”被选中。

Windows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通过 按钮进入客户端配置对话框。

勾选“客户端发起到服务端的连接”,并填写“服务器地址”。

UNIX 和 Linux 客户端通过以下命令设置:

opclntcli set-client-conf --enable-connect=192.168.1.103

opclntcli get-client-conf

Client initiates connection to master server: true

Master server address: 192.168.1.103

对于Oracle RAC的备份,需要配置一个包含所有节点的虚拟客户端,地址可以选用某个SCAN IP。

Oracle实例

双击MSSQL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Oracle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Oracle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Oracle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Oracle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Oracle实例对话框。

以上是Windows平台上Oracle实例需要填写的内容。以下是UNIX和Linux平台上Oracle实例需要填写的内容。

非RAC环境的实例名称是通过客户端自动获取的,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SID为orcl的实例已经添加。

Oracle需要设置Database log mode 为 Archive Mode。

创建Oracle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Oracle。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和相关配置文件。

在Oracle多租用户环境(Multitenant Environment)中,实例的显示内容如下图。

其余配置同文件备份策略。

恢复Oracle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Oracle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数据库。

以“sp_”开始的文件是System parameter file的备份。

以“ct_”开始的文件是Control file的备份。

以“al_”开始的文件是Archive log的备份。

以“db_”或“pdb_”开始的文件是Database的备份。

以“ts_” 或“pdbts_”开始的文件是Table space的备份。

勾选“仅生成恢复脚本”,不进行实际的恢复操作。任务成功完成后,在任务的详细信息中有生成的恢复脚本的信息。

恢复成功后,一般会有一个RestoreOracle的管理任务(任务37)和一个或多个相关的RestoreFiles的任务(任务38和39)。

如果选择“仅生成恢复脚本”,那么就不会有相关的RestoreFiles的任务。

所有相关的任务都是成功的,才能表明此次恢复是成功的。

保护MySQL数据库

对MySQL数据库的支持同时也包含对MariaDB的支持。

首先确保客户端已安装MySQL Server 插件,另外还需要安装percona-xtrabackup(https://www.percona.com/downloads/)。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MySQL数据库实例

双击MySQL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MySQL数据库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MySQL数据库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MySQL数据库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MySQL数据库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MySQL数据库实例对话框。

套接字和端口只需填写其中之一即可。

实例mysql-default已经添加。

创建MySQL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MySQL。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如果选择了所有数据库,可以在排除数据库选项中将某些数据库排除在备份之外。

其余配置同文件备份策略。

如果MySQL启用了innodb_file_per_table选项,并且数据库选用的是InnoDB引擎,建议选择单个数据库备份。

恢复MySQL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MySQL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数据库。

工作目录作为MySQL数据库恢复的临时目录。恢复完成后,工作目录下会生产一个MySQL下一步恢复的脚本。

提交恢复任务,成功后返回任务的标识。任务成功后,运行工作目录下的恢复脚本完成恢复。

高级用户也可以以恢复脚本为模板,进行一些定制化的恢复操作。

保护Db2数据库

确保客户端已安装Db2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Db2数据库的恢复,需要设置从客户端连接服务端。可参见保护Oracle数据库相关设置。

Db2实例

双击Db2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Db2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Db2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Db2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Db2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Db2实例对话框。

实例名称是通过客户端自动获取的。

db2inst1实例已经添加。

Db2需要设置归档LOGARCHMETH1。

为了支持增量备份,Db2还要设置TRACKMOD

创建Db2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DB2。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

恢复Db2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Db2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数据库。

以“FULL_BACKUP”开始的文件是全量备份。

以“DB_DELTA_BACKUP”开始的文件是增量备份。

以“DB_INCR_BACKUP”开始的文件是差量备份。

复制:拷贝恢复脚本到剪贴板。

到相应的客户端运行去运行脚本,成功后可以从管理控制台上看到一个新的RestoreFiles任务已运行。

保护PostgreSQL数据库

确保客户端已安装Db2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Db2数据库的恢复,需要设置从客户端连接服务端。可参见保护Oracle数据库相关设置。

PostgreSQL实例

在添加PostgreSQL实例前,需要先做好以下工作:

  1. 命名PostgreSQL实例,比如: default。

  2. 初始化编目文件。命令如下:

su - <owner>

/usr/lib64/omnipro/plugins/omnipsql initcat -c <instance>.catalog

此处owner是数据库所有者,比如postgres。instance用步骤1中的名称替换。

  1. 设置归档模式

创建归档目录,比如:/pg-archive

chown <group >:<owner> /pg-archive

修改<PostgreSQL home>/data/postgresql.conf

添加archive_mode = on

添加wal_level = replica #9.6之前的版本, wal_level=hot_standby

添加archive_command = '/usr/lib64/omnipro/plugins/omnipsql archive -p %p -f %f -d /pg-archive -c /var/lib/pgsql/<instance>catalog'

重启PostgreSQL服务

双击PostgreSQL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PostgreSQL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PostgreSQL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PostgreSQL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PostgreSQL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Db2实例对话框。

default实例已经添加。

创建PostgreSQL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PostgreSQL。

目前只支持对PostgreSQL实例下所有表空间的备份。

恢复PostgreSQL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PostgreSQL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数据库。

以“_FULL_<tblspc>” 结尾的文件是全量备份。

以“_INCREMENTAL”结尾的文件增量备份。

以“_DIFFERENTIAL” 结尾的文件是差量备份。

至路径:恢复到的路径。

复制:拷贝恢复脚本到剪贴板。

在相应的客户端,以PostgreSQL用户身份运行脚本,成功后可以从管理控制台上看到一个新的RestoreFiles任务已运行。

如果恢复至原路径,需要先停止PostgreSQL服务。如果恢复至新路径,需要确保此路径已存在,而且设置它的owner是PostgreSQL用户。

保护达梦数据库

确保客户端已安装达梦(Dameng)数据库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Dameng数据库的恢复,需要设置从客户端连接服务端。可参见保护Oracle数据库相关设置。

把插件安装目录(/usr/lib64/omnipro/plugins)下的libdmsbtex.so文件拷贝到/dm8/bin目录下(/dm8是安装目录)。注意libdmsbtex.so文件的所有者要和此目录下其它的文件一致。

达梦数据库

双击Dameng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达梦数据库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达梦数据库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达梦数据库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达梦数据库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达梦数据库实例对话框。

DMSERVER实例已经添加。

达梦数据库备份需要配置归档。

创建达梦数据库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Dameng。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数据库。

为了简化恢复操作,建议选择全库的备份。

恢复达梦数据库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达梦数据库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备份集。

以“DB_FULL_”开始的备份集是全量备份。

以“DB_INCR_”开始的备份集是增量备份。

复制:拷贝恢复脚本到剪贴板。

到相应的客户端运行去运行脚本,成功后可以从管理控制台上看到一个新的RestoreFiles任务已运行。

此例是恢复一个全备的备份集到一个新的数据库DAMENG_RESTORE。

恢复到新库时,需要先建立一个同名的空的数据库。

要使用恢复的数据库,还需要recovery命令等进一步操作,具体可以参考达梦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文档。

保护云存储(S3)数据

一般所说的云存储是指遵循Simple Storage Service协议的网络存储(S3)。

首先确保客户端已安装S3插件。在相应的客户端节点内容页面会显示已安装的插件,如下图所示。

S3实例

双击S3图标,或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菜单项,进入S3实例对话框。

添加:添加一个S3实例。

移除:移除选中的S3实例。

编辑:编辑选中的S3实例。

按“添加”按钮,进入添加S3实例对话框。

实例s3.zenpro.com已经添加。

创建S3数据备份策略

进入备份策略配置向导。

在常规页面的数据类型选择S3。

在源页面选择待备份的桶。如果选择所有的桶,就可以在排除桶处排除某些桶。

工作线程数小对象大小有关,所有的小对象(小于此大小)会使用工作线程来获取。

恢复S3数据

进入恢复向导。

常规页面选择相应的S3备份任务。

恢复项页面选择待恢复的桶数据。

通过调节“最大目录项目数”和设置“过滤表达式”可以在大量对象中找到所需恢复项。

备份的S3数据可以选择恢复到:

至原地点:恢复数据至原地点。

至新地点:恢复数据至新的S3实例和桶。

至本地路径:恢复数据至本地路径

工作线程数小对象大小有关,所有的小对象(小于此大小)会使用工作线程来上传。

提交恢复任务,成功后返回任务的标识。

复制和迁移

在OmniPro中迁移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卷移动到另一个卷。具体来说,它指的是读取先前备份到某个卷的数据并将其写入另一个卷的作业(类似于备份任务),并且把与第一个备份任务关联的文件编目记录清除。 换句话说,迁移通过从存储它的卷中读取任务数据,将其写入不同存储池中的不同卷,然后清除第一个任务相关的数据库记录,将OmniPro任务数据从一个卷移动到另一个卷。

复制过程与迁移功能基本相同,只是第一份备份任务的数据保持不变。 它实际上创建了原始备份任务的一个任务副本。 但是,副本不是备份任务,因此不能直接用于还原。 如果 OmniPro 在从数据库记录中清除(删除)任务记录时找到它的副本,它将把该副本提升为真正的备份并使其可用于恢复。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至少两个存储池才能完成复制或者迁移任务。这两个不同的存储池可以包含相同的类型的卷,也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卷;这两个不同的存储池关联的存储可以在同一个存储服务器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存储服务器上。灵活使用存储池,可以实现分级存储或者远程异地容灾的目标。

以下以两个存储池omnipro和ibm-tl-pool为例来说明复制和迁移的实现。

其中存储池omnipro关联的是本地文件存储,ibm-tl-pool关联的是磁带库设备。

如果备份策略选择的存储池是omnipro,希望能把数据复制或者迁移到ibm-tl-pool中去,可以通过创建存储管理策略来实现。

在功能树中选择“存储管理”节点,并在右侧内容栏点击鼠标右键,将弹出存储管理策略操作菜单。选择“新建”菜单项,进入“新建存储管理策略”对话框。

选择模式:策略名称匹配的正则表达式。

此存储管理策略将把所有策略名以windows开头的备份策略在存储池omnipro上的数据按照计划复制到存储池ibm-tl-pool上。

策略windows-files的一次全量备份任务

策略windows-files运行后各个介质的状态

复制策略windows-backup-copy运行一次的任务列表

其中任务2是复制策略的主任务(复制策略总是以增量级别运行),任务3和任务4是具体的复制任务(由于复制策略名也是以windows开始,所以多了一个额外的任务3)。任务5是任务1的拷贝,如果此时进行恢复操作,任务5是不可见的。

复制策略windows-backup-copy运行后各个介质的状态,可以注意到磁带介质上已经有写入。

如果清除掉介质omnipro-0003上的数据,那么任务的列表则为

可以看到原始的备份任务1已不存在,任务5的类型也从“任务副本”变为“备份”,如果此时进行恢复操作,任务5已是可见。

同样,迁移策略和复制策略非常类似,只是迁移策略运行后会自动清除第一个任务相关的数据库记录,迁移生成的新的任务数据即时可用。

数据完整性

通过建立验证策略,可以对特定文件的改变进行预警,在重要文件被更改时尽早得到通知。

创建验证策略

验证策略建立后,首先执行“初始化运行”,扫描并保存当前文件信息。

后续通过“运行”可以比较当前文件信息和“初始化运行”时的文件信息是否一致。也可以设定策略的计划,定期自动运行。

数据比对:

利用工具栏上的比对功能(),可以比较当前文件信息和某个时间点备份信息的差别。

通过选择缺失或内容改变的文件,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恢复。

报表

任务

选择报告->任务节点,可以显示所有任务,也可以根据条件筛选某些特定的任务。

审计

审计用户的默认用户名是auditor,密码audit@O2。

选择报告->审计节点,可以显示系统的审计信息。

概要

选择报告->概要节点,可以显示所有任务的统计数据。

用户管理

系统默认有以下用户:

admin: 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除用户管理外的所有操作。

secadmin:安全管理员,默认密码:scadm@O3,可以进行用户管理和系统查看等操作。

auditor:系统审计员,可以进行系统查看等操作。

通过菜单项工具->用户管理进入用户管理对话框。只有secadmin可以进行此操作。

选择用户,可以修改该用户的密码。